沙特麦加酷热难耐,“已有来自埃及、约旦等国超900名朝觐者死亡”

沙特麦加酷热难耐,“已有来自埃及、约旦等国超900名朝觐者死亡”

【文/观察者网 齐倩】6月,沙特进入一年中最热月份,高温导致正在"圣城"麦加参加朝觐活动的大批朝觐者死亡。由于官方没有公布具体数据,死亡人数尚不确定。法新社最新统计称,截至当地时间6月19日,死亡人数已飙升至900多人。

朝觐是伊斯兰教的五大基本功课之一,所有身体健全且有经济能力的穆斯林在一生之中都须完成至少一次朝觐。据伊斯兰历法,朝觐季节每年都会变化,今年是在六月,也是沙特最热的月份之一。

沙特官方数据显示,来自世界各地的约180万穆斯林参加了为期数天的朝觐活动,其中约160万人来自国外,不乏年老体弱的人。据介绍,每年的朝觐活动都会吸引数十万来自低收入国家的朝觐者,"其中许多人几乎没有接受过朝觐前的医疗保健",导致传染病传播。

另外,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朝觐者为了省钱,试图在没有获得官方签证的情况下参加朝觐。沙特近期的酷热高温,给朝觐活动又增添危险:非法朝觐者无法使用朝觐路线上提供的空调设施等降暑服务。

当地时间17日,麦加气温达到51.8摄氏度。与此同时,沙特以及其他国家的民众纷纷前往医院,或者在社交媒体焦急地发帖求助,试图寻找朝觐期间失踪的亲友。

麦加气温超过50摄氏度,大批朝觐者死于高温(图自视觉中国,下同)

沙特没有提供死亡人数的具体信息,但仅在上周日(16日)就报告了2700多例"中暑"病例。由于缺乏官方数据,死亡人数尚未确定,且可能会继续上升。

美联社19日报道称,网上流传的一份名单显示,数日内已有至少550人死亡。法新社则对各国公布数据统计得出,截至当地时间19日,死亡人数已飙升至900多人。一名阿拉伯地区的外交官告诉法新社,仅埃及人的死亡人数就从18日的300多人跃升至19日的"至少600人",其中大部分死于高温。

还有一名外交官透露,除了一人在小规模人群挤压中受重伤致死外,"所有埃及人均因高温死亡"。他还表示,死亡总数来自麦加当地医院太平间的数据。

当地时间18日,埃及外交部曾发布声明表示,埃及正在与沙特官方合作,搜寻在朝觐期间失踪的埃及人。除埃及外,约旦、印度尼西亚、印度、伊朗、塞内加尔、突尼斯和伊拉克也证实了朝觐期间出现死亡人数,不过没有说明具体的死亡原因。

约旦官员正寻找20名失踪的朝觐者,此前报告失踪的80人已被送往医院;来自印度的"大约68名朝觐者死亡",还有一些人失踪;突尼斯外交部18日表示,至少有35名突尼斯人死亡,并指出朝觐期间"气温急剧上升"且"烈日炎炎";伊朗红新月会19日宣布,有22名约旦人失踪,26名伊朗人住院……

当地时间18日,沙特官员称,今年的朝觐季取得了"成功","尽管朝觐者人数众多,且面临高温挑战,但并没有出现疫情或其他公共卫生威胁"。沙特官方还称,"先进的冷却系统"和为朝觐者"持续供应"的水源,确保了"所有人的朝觐顺利、安全"。

现场,有志愿者向朝觐者分发冷饮和冰淇淋。不过,许多朝觐仪式都在白天举行,朝觐者需要在户外活动待上数小时。不少朝觐者表示,他们见到过有人在路边晕倒,路两旁还停放了盖着白布的尸体,救护车已经显得不堪重负。来自巴基斯坦的朝觐者穆斯塔法表示:"天气太恶劣了,人们无法忍受这样的高温。"

朝觐现场酷热难耐

马布鲁卡·宾特·塞勒姆·舒莎娜来自突尼斯,现年70多岁,数日前在没有官方签证的情况下来到麦加参加朝觐。她的丈夫19日告诉法新社,上周六,她参加朝觐活动后就失踪了。

达乌德来自埃及,在上周六后就下落不明,她的亲友正焦急万分。"好消息是,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在死者名单上找到她,这给了我们她还活着的希望。"

霍里亚·艾哈迈德·阿卜杜拉·谢里夫现年70岁,来自埃及。虽然有官方签证,但她同样在上周六后就处于失踪状态。她的一名朋友称,当天在麦加阿拉法特山上完成祈祷后,她去公共浴室清洗长袍,之后再没有回来。

路透社则援引气候科学家的话表示,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此类高温致死事件频繁,同时预示了未来几十年数千万朝觐者将会面临什么样的命运。

德国气候分析研究所科学顾问卡尔-弗里德里希·施洛伊斯纳表示:"朝觐已经以固定方式举行了一千多年,尽管这里气候一直很炎热,但……气候危机加剧了严峻程度。"他举例说,攀登阿拉法特山是朝觐的重要仪式,高温天气下,这已经变得"对人体健康极其危险"。

朝觐途中因中暑而死亡的事件并不新鲜,早在15世纪就有记录。但科学家们表示,随着全球变暖,情况将变得更加糟糕。近期一项研究发现,到2030年代,全球气温将升高1.5摄氏度;而若全球气温升高1.5摄氏度,朝圣者中暑风险将增加五倍。

据美联社描述,当地时间19日,麦加医疗中心戒备森严,一名官员正在宣读死亡名单上的死者姓名和国籍。这些死者包括阿尔及利亚、埃及和印度人,只有死者亲属才被允许进入大楼辨认死者身份。

发布于:
意见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4 WKMCAWTUA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霸百科技 版权所有

 通胀未消、风险犹存,全球货币政策分化加剧

通胀未消、风险犹存,全球货币政策分化加剧

通胀未消、风险犹存,全球货币政策分化加剧

记者 钱伯彦  全球央行货泉政策理应趋势协同、紧密亲密共同,但当前各经济体之间面对的挑战截然不同,货泉政策分化加重。  6月20日,瑞士央行和英格兰银行前后发布了最新的利率抉择。继3月成为首个开启降息周期的发财经济体,瑞士央行此次公布再度下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1.25%;英格兰银行则决议继续将基准利率保持在5.25%的高位。  瑞士央行认为,与上一季度比拟,潜伏的通胀压力再次降落。跟着政策利率下降,瑞士央行可以或许保持恰当的货泉前提。5月,瑞士居平易近消费价钱指数(CPI)同比增加1.4%,涨幅和4月持平。瑞士央行猜测2024年的年均通货膨胀率为1.3%,2025年为1.1%,2026年为1.0%。  英格兰银行则暗示,货泉政策仍需要在足够长时候内连结限制。5月,英国CPI按年率增加2.0%,比4月放缓0.3个百分点,三年来初次回到该国央行2%的通胀方针。但剔除能源、食物、酒精和烟草的焦点通胀率为3.5%,英国央行紧密亲密存眷的办事业通胀率为5.7%,二者仍然处在较高程度。   货泉政策的不合也表现在其他发财经济体上,最具标记性的无疑是美国与欧元区两年夜经济体的利率路径不再连结同步。  6月6日,欧洲央行公布下调欧元区三年夜要害利率各25个基点,此中与消费者直接相干的存款机制利率降至3.75%。6月12日,美联储公布保持联邦基金利率方针区间在5.25%-5.5%的区间不变,美欧利差进一步扩年夜。  今朝市场主流的判定是,美联储本年将仅降息一次,而非年头预期的六次,幅度为25个基点;估计欧洲央行在年内还将降息两次,累计幅度在40个基点摆布。  另外,日本央行在本年3月公布加息10个基点,将要害利率上调至0%-0.1%摆布,这是日本自2007年以来初次加息,也标记着日本退出了对峙了8年之久的负利率时期。市场预期日今年内还将加息两次,累计幅度在40个基点摆布。  天风证券阐发师宋雪涛用“围城”一词来形容当前各年夜央行面对的挑战:美国艳羡日欧通胀的延续放缓,而日欧觊觎美国经济的稳步增加,英国则面对延续“滞胀”的挑战,各自货泉政策都面对分歧的掣肘。总的来讲,当前全球央行货泉政策分叉仍然是为了应对各自经济体通胀趋向的分歧。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度金融与成长尝试室副主任张明认为,当前欧元区经济增速不及美国,通胀率低于美国,赋闲率高于美国。斟酌到欧洲央行与美联储的货泉政策方针都是让焦点CPI同比增速连结在2%摆布,是以,比拟于美国,欧洲央行经由过程降息来不变经济增加的诉求与紧急性更加强烈。  4月,国际货泉基金组织(IMF)以《分化中连结韧性》作为最新一期全球经济瞻望陈述的主题。IMF在陈述中估计美国本年的经济增加率为2.7%,比客岁超出跨越0.2个百分点,来岁为1.9%。同时,IMF估计欧元区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速将别离为0.8%和1.5%,与2023年0.4%的增速比拟有所晋升,但不及美国经济表示强劲。  从通胀来看,5月,美国消费者价钱指数(CPI)和焦点CPI同比增速别离为3.3%和3.4%,较着高于欧元区同期2.6%和2.9%的CPI和焦点CPI增速。  其他发财经济体央行面对的环境也比力辣手。例如,日本面对着延续加年夜的日元贬值压力和因为贬值带来的输入性通胀压力、经济苏醒的不肯定性;瑞士面对瑞士法郎对欧元升值的压力,致使从欧元区邻国进口商品价钱的下跌,对瑞士整体价钱造成下行压力,并加年夜以出口为重点的瑞士工业的压力。英国除高通胀外,还面对着赋闲率抬升、工业出产修复乏力、和信贷扩大迟缓的环境,在更加较着的“滞胀”情况中,外界认为英格兰央行应判断降息以维系住经济苏醒动能,避免二次阑珊。  伦敦年夜学学院名望传授克里斯·吉尔斯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暗示,对体量较小的新兴经济体,因为美国利率变更会造成本钱外流,使得这些国度的央行会选择跟随美联储,而制订不合适本国经济的货泉政策。但欧元区则分歧,由于其庞大的经济体量,可以明白制订本身的货泉政策。  但欧洲央行内部对此观点不觉得然。奥地利央行行长罗伯特·霍尔茨曼 (Robert Holzmann)暗示:“假如美联储本年不降息,我很难想象我们会降息三四次。”克罗地亚央行行长Boris Vujcic也暗示:“我们与美联储之间(的利差)存在的时候越长,其影响可能就越年夜。”  安联团体首席经济参谋穆罕默德·埃里安认为,欧美两年夜经济体之间的利率路径不合将对两国经济发生庞大影响。弱势的欧元不但将带来输入性通胀,使得欧洲央行节制通胀变得加倍坚苦,同时,欧元贬值提高了欧洲产物在出口市场上的竞争力,叠加美国主导的全球供给链重塑,在美国年夜选年还可能增强该国的商业庇护主义偏向。  对中国而言,张明暗示,欧美货泉政策分化及其背后的布局性特点可能给中国经济带来潜伏影响。起首,美国经济连结韧性与欧元区经济增速改良,意味着中国出口行业的外部需求将连结向好态势。其次,本年下半年首要发财经济体的货泉政策将会陆续放松,这意味着中国面对的短时间本钱活动款式有望进一步改良。事实上,本年上半年,中国国际出入表的证券投资项下就迎来了短时间外国本钱的从头流入。再次,跟着美联储可能在9月前后步入降息周期,美国持久利率与美元指数有望双双回落,这意味着人平易近币对美元汇率将会企稳乃至反弹。

发布于:
意见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4 WKMCAWTUA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霸百科技 版权所有

404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