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哪有站大街的(志愿者为哈尔滨市民带来大街公益活动)

2024-06-14 23:58:03 | 来源:本站原创
小字号

哈尔滨哪有站大街的志愿者为市民带来大街公益活动

近日,哈尔滨市一批热心公益的志愿者们在市民熙攘的大街上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公益活动。这些志愿者齐聚一堂,为市民送上一系列有趣、有意义的活动,让人们感受到公益的温暖和力量。

在哈尔滨的多个繁华街道上,志愿者们分成了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设立了一个展台,吸引了大批市民的关注。他们利用展台上的音响设备,播放着动人心弦的公益宣传片,吸引了更多市民驻足观看。

互动游戏,增进市民与志愿者的交流

为了增加市民参与感,志愿者们设计了各种有趣的互动游戏。市民可以参与各种竞猜、抽奖活动,赢取小奖品。这不仅让市民们感到快乐,同时也增进了志愿者与市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在一个展台上,志愿者们摆放了一个大型的彩球池。市民们只需要购买彩球,就有机会获得丰厚的奖品。这一游戏受到了广大市民的喜爱,场面热闹非凡。

在另一个展台上,志愿者们组织了一个盲盒交换活动。市民们可以购买一个盲盒,里面装有神秘的礼物。市民们猜测、交换盲盒,增进了市民之间的友谊与互助。

公益宣传教育,传递正能量

除了互动游戏,志愿者们还利用展台上的投影设备,播放了一系列关于环保、健康生活、爱心捐赠等方面的公益宣传片。这些宣传片生动形象地向市民传递了正能量,引发了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志愿者们还分发了宣传手册、小礼品等物品,让市民们更深入地了解公益活动的意义和目的。他们还耐心地解答了市民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帮助市民了解更多公益知识。

积极响应,市民踊跃参与

这次公益活动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积极响应和热烈参与。许多市民纷纷驻足观看,购买彩球、参与互动游戏,更有不少市民主动拿出爱心进行捐款。志愿者们在活动现场设置了捐款箱,用于接受市民的善款和物品捐赠。

参与公益活动的市民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带给他们快乐与乐趣,还让他们对公益事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他们也表示将会继续关注和支持公益事业,希望能够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展望未来,志愿者们将继续努力

这次大街公益活动是志愿者们的一次尝试,也是他们为哈尔滨市民带去快乐和温暖的努力。未来,志愿者们表示将继续开展类似的公益活动,并希望能够得到更多市民的支持和参与。

他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增进市民间的友谊与互助,还能够引发更多市民对公益事业的热情和关注。他们相信,只有人人都能行动起来,才能够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和幸福的社会。

(责编:admin)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师金|学习·故事丨总书记眼中的“新时尚”

师金|学习·故事丨总书记眼中的“新时尚”

师金|学习·故事丨总书记眼中的“新时尚”

  华灯初上,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瑞虹新城二期小区糊口垃圾投放点,年近七旬的社区垃圾分类自愿者吴青葆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后,将纸板箱投入智能垃圾配房的可收受接管物投口。   “此刻我不消在垃圾桶旁边‘站岗’了,居平易近都能自发自愿分类倒垃圾,楼道里也清洁多了。”吴青葆说。   就在一年前,一封非凡的回信,让像吴青葆一样的垃圾分类自愿者们备受鼓舞。   这封信的题名是:习近平。   “我想起五年前同大师交换垃圾分类工作的情形,你们热情公益、办事大众的干劲让我印象深入。”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说。   “垃圾分类和资本化操纵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发力、精准施策、久久为功,需要泛博城乡居平易近积极介入、自动作为。”在必定垃圾分类获得的成效之余,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殷切期望。 2018年11月6日至7日,中共中心总书记、国度主席、中心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上海考查。这是6日上午,习近平在虹口区市平易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同几位正在交换社区推行垃圾分类的做法的年青人亲热扳谈。 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   2018年11月6日,在上海考查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虹口区市平易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党建工作站内,来自居委会、企业的几位年青人正在交换社区垃圾分类推行的做法。一名小伙子告知总书记,加入公益勾当对年青人来讲都是新时尚。   “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习近平总书记说,垃圾综合处置需要全平易近介入,我存眷着这件事,但愿上海抓实办妥。   8个月后,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糊口垃圾治理条例》实施。   2023年,上海市糊口垃圾已全量无害化处置,自发将垃圾分类成为愈来愈多市平易近的习惯。自愿者们把来之不容易的成就写信陈述给总书记,表达决心为鞭策垃圾分类在更年夜规模开花成果进献气力。   现在,在总书记回信的鼓舞和鼓励下,居平易近憩息的“再生”长椅、社区花圃的植物肥料,智能收受接管的积分兑换……上海各居平易近区的环保创意如雨后春笋般层见叠出。 上海市长宁区虹旭小区居平易近在清算革新社区花圃。居平易近们把堆肥箱里发酵出来的“绿色材料”和泥土拌在一路铺在莳植箱中(2020年4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瑞虹二期小区的低碳糊口空间。文报告请示记者 邢千里 摄   从最初的“扔进一个筐”到现在的“细分四个桶”,从曩昔的“泉源减量”到此刻的“变废为宝”,跟着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切推动,像吴青葆如许的自愿者们所支出的尽力正在全国规模内获得回响。 【编纂:曹子健】

发布于:
意见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4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刘三蹦黑 版权所有

404页面